在梁山108位好汉之中,鲁智深的位置一直排在前列。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性格豪爽,仗义疏财,因此在绿林好汉中颇有声望和威望。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名声赫赫的豪杰博星配资,也曾因钱财困顿,做出过类似他当年评价打虎将李忠时所说的“不爽利”的事。
鲁智深来到开封大相国寺后,与林冲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时常聚在一起,喝几杯小酒,畅谈武艺和江湖故事。有一天,鲁智深没打招呼,突然造访了林冲家。林冲家中没有准备酒菜,只得提议一起到外面找地方喝几杯。然而,这次外出却意外地遇上了麻烦。
喜欢武艺之人无不钟爱宝刀利刃,林冲也不例外。当鲁智深与林冲看到那把宝刀时,林冲顿时吃惊,眼中流露出赞叹之色。据《水浒传》记载:
“林冲一看,顿时吃惊,脱口说道:‘好刀!你要卖多少钱?’那汉子答:‘要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说:‘确实值二千贯,只是没遇到识货的主人。若你肯卖一千贯,我立刻买下。’”
由此可见,林冲家中虽有积蓄,但资金最多也就在一千贯左右。作为一家之主,林冲花钱十分谨慎,心中自有分寸。
见林冲有意出手,那卖刀的汉子开始还价:“我急需用钱,要是真要卖,最低饶你五百贯,实则得一千五百贯。”
展开剩余83%可林冲的确拿不出那么多钱,否则他也不会在街头和人讨价还价。显然,那汉子非常急需用钱,才会把金子做成铁器出售。林冲为人忠厚,不会轻易压价。
一边是急需用钱的卖刀人,将宝刀压价卖出;一边是家境捉襟见肘的林冲,在大街上和人讨价还价。仗义疏财的鲁智深却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这情形似乎和鲁智深平日的形象大相径庭。
按照他一贯豪爽的脾气,理应掏出钱来,帮忙买下宝刀,并当面讥讽林冲“不够爽快”。
那么,为什么他在渭城时对只能拿出二两银子的打虎将李忠冷嘲热讽,却在开封面对林冲时保持沉默?难道“爽利”与否,还跟武艺高低或彼此关系密切程度有关吗?
《水浒传》中对这段情节是这样描写的:
林冲转身对智深说:“师兄,且在茶房里等我,小弟这就回来。”智深则回答:“我先回去,明日再见。”
显然,鲁智深并无意帮林冲解决燃眉之急。
至于那位急需用钱的卖刀汉子,鲁智深更是一言不发。这与当年他在渭城听闻金翠莲受郑屠欺辱时挺身而出的形象判若两人。
我们再回头看看渭州的那段往事。
据《水浒传》记载,鲁达(即鲁智深)说道:“老兄,你来,洒家给你点盘缠,明天就回东京吧。”
他掏出身边五两银子,放在桌上。见数目不够,他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仍觉不足,于是又对李忠说道:“你也凑点儿给洒家吧。”
李忠掏出二两银子。鲁智深看了看数量,轻蔑地说:“真是不爽利的人。”最终,他只给了金老十五两银子,而将那二两银子还给了李忠。
这显示出当时鲁智深豪爽仗义的本色,同时对李忠这种只拿出二两银子的人表示鄙视。从他将钱“丢还”李忠就能看出这种态度。
这种轻蔑一直持续到桃花山时期。
当李忠和周通准备送盘缠给鲁智深,却又舍不得金银,打算下山劫掠时,鲁智深却毫不客气地评价他们:“这两人真是小气,明明有不少金银,却不愿意送给我,偏要去打劫别人送给我。”
既然鲁智深觉得李忠和周通吝啬,他便亲自动手,收拾了桌上的金银酒器,打包带走。
这说明,鲁智深当时手头尚有一定钱财。那么,为什么他到了开封大相国寺后,却变得如此吝啬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鲁智深虽官职不高,只是个提辖,但放在现代,约相当于连级到团级军官不等。提辖职位的级别主要看所处地区。
如果在县城,就是连级军官,如病尉迟孙立;而鲁智深任渭州提辖,隶属小种经略相公帐下,相当于团级军官,甚至比林冲的教头军衔还高,年薪约四五十万。如此高薪,自然可肆意仗义疏财。
然而,自从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逃亡后,身为逃犯的鲁智深失去了经济来源,地位也跌落谷底,难免变得囊中羞涩。
抵达开封大相国寺后,他先前从桃花山抢来的金银器皿也已差不多变卖一空。没钱在腰,腰杆自然软了。
因此,当林冲掏光家底想买宝刀时,鲁智深只能默不作声;林冲回家去取钱时,他干脆溜走,免得场面尴尬。
或许那时,鲁智深心中会想起打虎将李忠的处境,体会到那份难言的窘迫。
李忠本是卖艺人,整日奔波劳作,挣的铜钱有限。那二两银子,恐怕是他能拿出的最大块积蓄了。
相比之下,鲁智深年薪数十万,史进挥金如土,李忠显得渺小且悲哀。但论慷慨,李忠拿出的钱恐怕更值得尊敬。
这就如同一个富有的人借给你5万,与一个贫穷人将仅有的5万借出,哪个更慷慨?答案显而易见。
在鲁智深和史进眼里,五两、十两银子不过是酒饭小钱;但对李忠而言,这却是沉重的负担。
笔者相信,李忠后来加入桃花山,极有可能是被鲁智深的鄙视所激发。
至于鲁智深本人,虽然后来出家为僧,因醉酒打伤山门而被赶出五台山,他的性格并未根本改变。即使受到金老汉和五台山智真长老的恩宠,他的优越感依然存在。
可到了开封大相国寺,这里是皇城脚下,众人眼睛雪亮,无人再重视他,大相国寺的和尚也对他冷眼相待。鲁智深心中不免失落。
加之离开体制多年,失去经济保障,他不得不变得吝啬,做出“溜了”这种“不爽利”的选择。
其实,这根本不是真正的不爽利,只是逆境所迫,无奈之举。毕竟,谁不愿意做个豪爽好汉呢?
相信通过这次经历博星配资,鲁智深能够体谅李忠当年的窘境,因为他自己也身处相似的尴尬境地。
发布于:天津市明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